审美与伪装的好品位

于婧

礼拜五和朋友一起去看电影,回来刷手机,发现评论褒贬不一,最高分与最低分此起彼伏地组成了一个平庸的结果。即便心中确有些许感动也不敢贸然评论,因为那些最高分与最低分的留言看上去都头头是道。 评分网站是一个微妙的发明。在网络还不普及的年代,对于一部文艺作品的评价,只能通过一些报纸杂志,话语权永远在那些社会地位比较高的知识分子手里。而现在,普罗大众的口味开始左右文艺作品的“优劣”。在一个评分网站上打分本身就可以被看做一种反抗权威的行为。凭什么你们说好的就一定是好,我不喜欢,那就是不好。反之亦然。于是,每个人都有了话语权,虽然从结果上而言,自己的品位还要和别人都一样才能真的有所作用。 评分网站上的分数,自然是偏向于大众评价的。当然,根据网站性质的不同,可能会有“普通青年观众”和“普通文艺青年观众”的审美倾向,但总体上而言,其实还是一个多数人的选择。说是反权威,其实也有些偏颇,因为太过知识分子的影片常常也会被误读:由于大多数人看不懂,于是被冠上了故弄玄虚的污名。 随着评分网站的普及,反权威已经成为了次要,与众不同才是真理。那些留言不再对权威评论忿忿不平,而是喜欢反其道而行之。一部大家都打低分的影片里,总有一个人跳出来说,你们究竟看懂了没有,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。从前人们对于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,如今他们把不解归罪到创作者手中——是你没说清楚,不是我不懂。 现代人已经无所谓好品位与坏品位了,标新立异就是好的审美。所以评分网站上的分数会如此极端,越极端越能体现自己的“独特”。本来审美就是一个仁者见仁的事情。原来因为话语权掌握在少数人手里,所以喜欢那些小众作品的就是好品位。现在,随着知识的普及,原本的小众很可能变成了常识,再去提它便有了不懂装懂甚至附庸风雅的嫌疑。说自己喜欢贝多芬的可能会被当做琴童,说自己喜欢肖斯塔科维奇才会被路人看几眼。 不仅是文艺作品,对于独特的追求体现在和品味有关的每一个领域。有一位早年做生意起家的长辈,常年身着高级定制服,品牌绝对不是迪奥、香奈儿这类路人皆知的名字,价格却是丝毫不逊。每每提起自己的品位,总伴随着自认前世是贵族的信心。那些品牌我一概不认识,价格也是消费不起,只知她对欧洲心驰神往,每次前往都要带回两大箱奢侈品,每一件都是要“与众不同”。 耳濡目染了好些日子,渐渐记住了几个品牌。闲来无事看商业新闻,发现近年来,其中好几个都为中国商人所收购。从此,我就再也没见长辈提过那几个品牌了。
最后修改:2019 年 12 月 07 日 11 : 00 PM